
关于字体造字设计这门手艺活,其实很多搞设计的朋友也好,还是普通的电脑使用者也罢,对怎么自己动手弄个独特的字体出来心里都是没什么谱的,甚至觉得这东西高深莫测得很!今天我就用我这点不算太专业但也瞎琢磨过不少日子的经验,跟大家从头到尾,一点点地掰扯掰扯这字体造字设计里头的各种门道和那些个要紧的地方,希望能给想试试水的朋友一点点实在的帮助……不多说空话,咱直接上正题!
字体造字设计的基本道道儿和核心概念先得整明白
首先,咱说的这个“字体造字设计”,简单点儿说……就是自己动手画画儿,把一个个的汉字或者字母,给它们弄成一套有自己风格、看起来还顺眼的符号,对?但这里头可不是随便画画就行的,它有几个最最基本的东西得抓住:
1. 字形;这东西指的就是字的高矮胖瘦、方不方、圆不圆这些外在的模样,是宋体那种方方正正带疙瘩(就是那个“衬线”啦)的,还是黑体那样横平竖直光秃秃的,都算字形的范畴。
2. 结构;就是一个字里偏旁部首咋排队的,笔画之间咋穿插的,比如“林”字左边右边俩“木”咋放才不挤得慌,也不显得 loose(松散)。
3. 笔画;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每个笔画的起笔、收笔是啥形状,中间粗还是细,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字儿的“脾气”——也就是风格!
4. 字距行距;单个字之间的空隙,还有一行字跟另一行字之间的空隙,这俩要是没调好,整段文字看起来就跟没梳好的头发似的,乱糟糟的,看着眼晕!
刚开始学的时候,最容易犯的一个大毛病就是——光顾着单个字好看了,结果把一堆字放一块儿,哎呀妈歪歪扭扭、大小不一,根本不成套!所以,从一开始就得有个“字体家族”的整体观念,想着将来是要成“一套”字的,不是单打独斗!
关键步骤拆解——手把手教你从0到1弄出个字稿
这造字的步骤,虽说每个人手头习惯可能不太一样,但总有那么几个坎儿是绕不过去的,我给它分成这么几步,你瞅瞅对不对:
1. 定调子——风格定位得清晰了然
先脑袋里琢磨琢磨,你想弄个啥风格的字?是给小孩子看的那种圆滚滚、胖乎乎的可爱字体?还是做海报用的那种粗粗壮壮、有力量感的标题字体?或者是平时看书用的那种规规矩矩、清清楚楚的阅读字体?风格一但定下来了,后面的笔画、结构啥的就都有大致方向了,不会瞎使劲。
小技巧:找几张你喜欢的别人设计的字体图片贴墙上,天天瞅着,找找感觉,看看它们的笔画是啥特点,结构咋处理的,这叫“临摹借鉴”,不是让你抄作业!是学习!
2. 画格子——构建网格体系是根基中的根基
专业的说法叫“建立字格”,用 Adobe Illustrator (AI) 或者 FontLab 这类专门的软件(当然,手绘草稿用铅笔尺子也行,就是费劲点儿)画个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框框——这个框框就是单个字的“老巢”,所有笔画都得在这个“家”里活动。网格咋画?可以横一条竖一条把字格分成几 等份,比如“田”字格、“米”字格稍微高级一丢丢的,有基线(英文里字母站的那条线)、x高度(小写字母的高度)这些参考线,有了这些线,字就不容易长毛(就是写飞了)!
3. 设计核心笔画零件——统一风格全靠它
一套字体,不管有多少个字,里面的基础笔画(点、横、竖、撇、捺、钩啥的)得长得像“一家人”!也就是说,它们的粗细、弧度、边角处理(是方的、圆的,还是带点尖儿的?)都得保持一致。比如你设计的横画起笔是圆形的,那所有横画的起笔最好都圆乎乎的;竖画是中间粗两头细,那大部分竖画也得这么来,除非有特殊需要。可以先把这些基本笔画样稿(就是“笔形”)单独画出来,像造汽车零件似的,之后再往字形里“拼凑”。
4. 从简单字开始“组装”——逐个击破再整体统筹
别一上来就挑战“饕餮”、“夔龙”那种难写的比划众多的字!先挑些笔画少、结构简单的看,比如是“一”、“二”、“十”为啥要是它做开始?因为“一”能确定横的特征,“| ”可以确认竖的姿态“小”、“人”、“口”这些,把横、竖、撇、捺、折都练几遍了先,练习走合!注意把这些简简单单的的字放进字格里比比看,是不是大小看着都差不多?高矮胖瘦协不协调?有没有哪边偏重?
5. 放大缩小看效果——细节调整磨耐心
单个字设计好了,放大到老大老大看笔画边缘有没有坑坑洼洼,溜不溜光;再缩小到正常阅读大小,瞅瞅笔画是不是糊到一块儿看不清了,尤其是那些小弯钩、小点点!这一部最费时间也是最出效果的阶段,叫来回的比对、修正(对比,修正,再进行对比,再做修正),一直调到多看几眼也不厌烦为止!
6. 拓展字符集然后测试应用场景好不容易设计了几个常用字,可不算完呃。一套能用的字体,最起码得包含 GB2312 字库里最常用的那 3500 个“一级汉字”?要是做英文,26个大小写字母、标点符号也得弄全了。完了之后,不是就万事大吉了,一定要把它们放到实际能用的地方去检验一番(“test”一下),比如用它们排一段新闻稿件,或者做个小海报。看看读起来顺不顺溜,有没有奇怪别扭的地方,需不需要再修理修理。
新手避坑点和实用小窍门——血和泪的经验总结
这里全是干货,都是过来人踩过的坑、撞过的墙、犯过一堆错误之后回过头来才琢磨透的宝贵经验,你可得听仔细了:
坑1:笔画没有记忆点啥意思?就是笔画太平淡无特色了,跟网上随便下载的免费字体没啥两样,那你费劲巴力设计它干啥?
怎么破:在统一笔形基础上,可以故意在某个小地方做点文章特色(特殊点子),比如所有的点都统一成斜着的小三角形△,或者撇画末尾都带个小勾儿。
坑2:一昧追求飘逸潇洒,忽略了阅读性特别是想设计那种花里胡哨的艺术字体用它做标题还行,要是拿它印书本内容,一眼看过去认不出是啥字可就麻烦了!
避坑指南:如果是设计“正文字体”,优先保证笔画清晰分明,结构稳稳当当,别整太多没必要的装饰性东西,花里胡哨过了头就喧宾夺主了。
坑3:过度依赖电脑算法自动生成现在有些软件说能一键生成字体,那东西只能刚开始构思灵感的时候敷衍糊弄下用用,真要做出好东西,每个笔画的细致入微的调整都离不开手动去推拉拽!
小窍门*:AI里钢笔尖(钢笔工具)是你最好的伙计兄弟,多用锚点、贝塞尔曲线去调整笔画的弧度,那可是精细活儿,能静下心做才行!
常见问题(FAQ)——想到哪儿问到哪儿,想到啥就说点啥
问:设计一套完整的中文字体得刻几个字啊?大概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吭哧吭哧的制作?
答;一般来说,如果只做最最常用的“简体中文 GB2312 一级字库”,大概是有 3500 来个汉字。如果业余时间弄着玩,一天捣鼓三俩个字不多的话,一年能弄完就已经很神速飞快如飞了——真的不夸张!专业人士全职搞,快的也得个月打底儿吧至少也是得几个月的,如果追求非常完美无瑕,一年半载都有可能,甚至会耗费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