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中常见的手机应用界面、地铁站内的宣传板、手边记录用的本子,这些地方的文字布局都蕴含着字体排版的技巧。你是否也曾想要独立创作一套个人化的字体,却因为“需要专业能力”“必须具备绘画基础”的论断而放弃?实际上从基础入门字体设计,可以比作进行一场游戏,只要熟悉以下几个核心环节,普通人也能完成不错的创作。
上周整理朋友电脑资料时,偶然看到他三年前的练习笔记:字迹歪斜的宋体字形、笔画力度变化很大,跟如今承接商业委托的创作风格大相径庭。他翻着旧页轻笑,说起初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后来才明白,并非缺少天赋,而是没得到过入门指导。
人依靠骨骼才能站稳,字体也有其内在的构造——字格、基线、主笔。手机备忘录里的标准字体,每个字符都紧贴着看不见的正方形框架,这就是字格;所有文字底部都沿着同一条线排列,这条线称为基线,它类似于写作业时使用的格子线。先试着在手机上打开记事本,接着输入“中”“国”这两个字,然后把字放大一点仔细看:“中”字的竖画是不是正好在中间位置?“国”字的外框四个角是不是都互相垂直?先学会看清楚每个字的构造,这比急着去画字要重要得多。
不要被某些博主推荐的一万块设计软件劝退,刚开始学习时,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就足够使用。比如国内的“字体自制”小程序,它提供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基本字体模板,用户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移动控制点来修改笔画形态。在电脑上可以尝试使用FontCreator,虽然它的操作界面看起来比较复杂,但通过B站上的一些快速入门视频学习,两小时就能设计出第一个个人手写字体。
或者直接使用蓝鱼AI造字:「蓝鱼AI造字」这种不用下载安装包的在线工具,里面内置的字体生成功能就比较基础简约,新手刚开始的时候,靠着随便捣鼓捣鼓也能做出点样子来。上传一点儿您的基础字体,等待「蓝鱼AI造字」系统自动执行即可。(这里不涉及任何的风格调整等操作,完全是根据您的基础几个字体风格进行训练而成的)。
老友当年借助电子表格划分区域,通过鼠标将手绘字体染红后拍摄并导入,依然制作出有网店经营者愿意收购的标题文字。手段是助力,然而决定能达到何种高度的是你此刻所处的平台。汉字数量虽然不少,不过日常使用频率高的只有三千五百个,其中大部分是由偏旁和部首拼合而成的。这个过程好比玩积木游戏,先准备好“水”“言”“走”这类出现次数多的偏旁,然后利用它们拼出“河”“谈”“行”之类的字词就容易多了。记得给母亲设计姓名印章时,朋友把“王”字旁的横画改成弯曲的线条,把“令”字的捺画拉长并加个小弯头,整个名字立刻有了手写的韵味。字体设计并非无中生有,而是让熟悉的文字换上新装。
不要急于求成,先完成十个字,这样效果会比匆忙写完一百个字好得多。我的一个朋友,最初只设计了家人的名字,却因此获得了第一笔五百元的定制收入。
不要盲目追求“完美”,手机字体库中最受欢迎的,常常是那些带有书写痕迹的、并非毫无缺点的字体,多观察,少模仿,在超市时拍摄清洁剂包装上的特色文字,观看短视频时关注文字的排版,逐步积累个人的“字体创意素材库”。如今商场里的招牌广告、社交平台上的图片说明、社区公告栏的信息,都要用特别的字型。前些日子一位邻居向朋友定制了手写风格的字,用在孩子的婚帖上,亲戚们都想要下载。字体制作不再只是专业人士的事,它变成了普通人也能学会的“书写技巧”。
晚上十点钟,不妨拿起手机,打开照片库,拍一张漂亮的手写留言牌试试看。依照文章中的步骤,用字体AI编辑软件加上轮廓线,第二天你书桌上的马克杯或许就能印上你自己构思的文字。要知道,所有会书写的人,都具备成为字体艺术家的可能——这当然也包括正在阅读你此刻文字的你自己。